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专业实践动态
专业实践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艺术管理系师生赴安徽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29

【暑期社会实践】我系师生赴安徽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提升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音乐学院“徽韵乡音 红心筑梦”实践团围绕“打造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主题,于7月22日至27日赴安徽省黄山市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共计15名成员,艺术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牟笑飞担任指导教师。

调研徽州民歌 传习非遗韵律

采风调研

7月23日下午,实践团队师生在黄山市屯溪区湖边古村落,开展徽州民歌的采风调研活动。徽州民歌国家级传承人操明花、市级传承人吴建勇、程星星、钱媛媛,区级传承人冯春霞,二代传承人胡红平等依次登场,倾情献唱,实践团队成员采录了以原生态唱法呈现的黄山市各区县地区不同方言的徽州民歌。通过与传承人们的深入交流,实践团了解到了徽州民歌的发展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积累了丰富的徽州民歌音乐素材。

传承学习

徽州民歌国家级传承人操明花老师为实践团师生讲授了徽州民歌作品《小石桥》与《十绣鞋》。操明花老师不仅耐心地讲解每一个发音的技巧和情感的表达,还特别教唱了徽州民歌中独具特色的唱腔——“滚声哈哈腔”。实践团师生们通过学唱徽州民歌,丰富了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感受到了徽州民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

7月24日实践团师生们在操明花老师的带领下于茶园中学唱《茶姑歌》,动人的歌声与清新的茶香交织在一起,赋予了此次民歌传习活动别样的诗意与美好。置身于翠绿的茶海中,吟唱徽州民歌,团队成员们深刻体悟到了徽州地区独特的茶文化和民俗风情,进一步体会到了徽州民歌的艺术魅力。

寻访徽州茶博园 探索乡村振兴途径

7月24日,实践团师生走进谢裕大茶博园,参观茶文化博物馆的展品,亲身体验茶叶的制作流程。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师生对黄山市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茶文化历史发展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谢裕大茶博园内的茶廉文化暨红色文化基地中,实践团师生们漫步于园区的茶廉长廊,学习并传承茶廉文化,在“习语”长廊中领会习总书记的淳淳教导。同学们通过观摩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图文展示,深入了解了谢氏茶行与红色革命紧密相连的趣闻轶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徽韵乡音 红心筑梦”实践团此行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全面加强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红色党建文化的学习,深入了解了谢裕大茶博园独特的“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经营路径,深刻理解了以企带村的乡村振兴模式的积极作用。

乐韵古镇水乡之间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乐音注入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古村倍增文化魅力

7月24日下午,应安徽当地文旅部门邀请,实践团成员在卢村木雕楼、宏村画桥、木坑竹海等世界文化遗产标志性景观所在地进行了“音乐赋能当地文旅“主题宣传视频的拍摄。该宣传视频在国内外各大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获得了广泛关注,网友们对音乐与古村落的人文、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创新模式所吸引。音乐艺术携手世界文化遗产,产生了倍增的文化感召力与吸引力。

音乐与古建筑融合

助力宏村夏日经济

7月25日晚,中国音乐学院“徽韵乡音 红心筑梦”实践团在世界文化遗产宏村的标志性地点——月沼,开展“月沼乐夜”公益音乐演出。实践团成员们以月沼为舞台,古村为背景,演绎了一场视听盛宴。这场音乐会是一次传统与现代音乐的对话,从悠扬的器乐演奏到优美的声乐演唱,每一段旋律都与宏村的古朴风貌相得益彰,听众环湖而立,体验音乐与自然、历史的和谐交融。

“月乐夜”音乐演出现场剪影

这场音乐会不仅受到了安徽文旅、黄山日报等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更吸引了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凤凰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音乐会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国内,还通过中国日报海外版和新华社韩国专线传播至国外媒体。公众对本次音乐会的转发显著提升了宏村的知名度,使得宏村的美丽景色被更多人了解。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表示,正是这场音乐会激发了他们亲临宏村、体验其独特魅力的愿望。

国内主流媒体关于“月乐夜”公益音乐会的报道

音乐的生动魅力助力宏村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被更多人欣赏和了解,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与融合,不仅是音乐赋能乡村振兴有益实践,还让实践团成员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了实践育人的作用。

音乐支教筑梦 振兴乡村文化

7月26日上午,我校声乐歌剧系的李怡颖同学和教育学院宋泽运同学在宏村“阳光之家”为当地22名留守儿童带来一节徽州民歌公益音乐课。在课程中,两位授课同学用节奏拍手、节奏传球、旋律小火车等小游戏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孩子们讲授五声调式、卡农等音乐基础知识,并将徽州民歌采风成果运用于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丰富的课堂内容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此次公益音乐课,推动了徽州民歌的传承与弘扬,充分发挥我校学生的专业优势,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调研宏村 艺术赋能探径

研学宏村百年历史 调研当地人文资源

实践团师生们在宏村村委会聆听了国学民俗学资深学者汪瑞华老师对宏村历史、自然条件、建筑和民俗的讲授,在宏村街巷中走访调研,探索徽派建筑与文化的内涵,参观并挖掘宏村当地文化资源,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实况。

座谈交流绘宏图 基地授牌谋新篇

7月26日下午实践团师生与宏村镇人民政府合作开展了乡村振兴主题座谈会。黟县县委常委、宏村镇党委书记杨雪冰、宏村镇副镇长李彦、宏村镇党委委员汪欣欣、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牟笑飞、中国音乐学院团委书记刘导以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席座谈会。

会上,黟县县委常委、宏村镇党委书记杨雪冰和副镇长李彦针对实践团成员拟定的调研提纲,从宏村镇的人文历史、文旅发展现状、景区经营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详尽解答,并提出用音乐文化发展宏村文旅的合作期望。我校艺术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牟笑飞和校团委书记刘导对如何将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创新转化以及如何音乐赋能乡村振兴提出相关建议。在交流互动环节,双方参会人员踊跃交流,共同探寻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座谈会后举行了授牌仪式。黟县宏村镇成为首个“中国音乐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务实的新阶段。双方将在未来优势互补,将中国音乐学院大学生的艺术实践开展与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丰富文化、自然资源进一步有效融合,共同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新方式。

观看大型实景演出 了解当地演艺实况

授牌仪式后,实践团师生一共观看实景演出《宏村·阿菊》,进一步感受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增进对徽州的认识和理解,体会演艺业深度融合当地旅游业所形成的新产业业态。观演后,实践团成员聚焦当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演艺作品的创作、排演及观众拓展等议题展开专题交流。

在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徽韵乡音 红心筑梦”实践团师生深入黄山市各县、镇,采风徽音,探寻红色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将课堂所学转化社会所需,并与当地世界文化遗产有效对接,在实践过程中与当地政府共同尝试、探索出了文旅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与新方式,并获得国内及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此次暑期实践,通过音乐赋能,为具有千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注入艺术动力,推动文旅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