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专业实践动态
专业实践动态
【学术动态】融媒时代基于年轻用户文化消费偏好的视听艺术生产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2-11-30

融媒时代基于年轻用户文化消费偏好的视听艺术生产与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教授专题讲座

2022年11月28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办的系列艺术管理理论前沿学术讲座《融媒时代基于年轻用户文化消费偏好的视听艺术生产与传播》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顾亚奇教授,讲座由系主任陈楠教授主持,我系教师司思参加。艺术管理系本、研同学积极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并与主讲人顾亚奇教授进行了线上交流与讨论。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顾亚奇教授著名学者、艺术策划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数字人文中心研究员。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CSSCI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8部,主持并完成多个国家社科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担任10多部国家重大题材纪录片《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等的策划、撰稿,主创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金鹰奖”等;长期担任央视特约策划,迄今担任策划、(总)撰稿在央视播出的作品逾12部、100余集,应邀担任10多家国内知名传媒机构的艺术指导与学术顾问。

顾亚奇教授有着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又对媒体行业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本次讲座顾亚奇教授从“文化分析角度看短视频”“什么是好的艺术产品”“年轻用户:以Z世代为例”“Z世代与亚文化消费”“基于情感与审美消费特征的视听产品适配性生产”“新媒介下的语境重构”“融媒时代的情感文化特征”七个部分,为我系同学就融媒时代、年轻用户文化消费偏好、视听艺术生产与传播等方面内容进行讲授。

首先,顾亚奇教授介绍了融媒时代的背景,表示融媒时代下用户信息的接受和获取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接下来以他本人的一篇文章《数智赋能之下舞台艺术呈现与传播的新业态》作为切入,通过分析线上演出模式的新探索,数智时代下的舞台艺术展现技术驱动与舞台呈现与摄录转播的迭代升级、多方联动的传播平台与跨越时空的国际传播的特点,在此背景下,线下“云”上并行将成为未来演艺新常态。

其次,顾亚奇教授为大家简述了基于文化分析视角的短视频行业,介绍了短视频行业的三次变化,随后探讨了短视频究竟是表达方式的革新还是认知的偏见?虚拟场域是多方的博弈还是权力的规训?消费驱动是认知的盈余还是群体性的孤独?技术赋能是自我表演还是“霸权新形态”四个方面的问题。

再次,顾亚奇教授从“什么是好产品”出发,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为同学们梳理了精品作品的评判标准,提出当前视听艺术生产已转向更加注重社会话题性的领域。之后,顾亚奇教授以Z世代为例的年轻用户作为案例个体进行分享,同时讲解了有关情感与审美消费特征的视听产品的适配性生产模式。

最后,顾亚奇教授分享了对融媒时代视听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思考,为大家系统梳理了视听艺术在当前时代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同时指出当前时代发生了艺术时空重建的历史场域巨变,要把握时代机遇,为受众带来喜闻乐见的艺术产品,时代的变化要求视听艺术内容生产把握内容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合理追逐社会热点进行艺术产品的优化和迭代,最后提示要警惕算法机制产生信息茧房的现象。

讲座后,我系同学就顾亚奇教授的讲座内容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顾亚奇教授就视听艺术在传统戏曲的融合趋势、当前视听艺术生产传播中出现的同质化、低俗化现象如何良性引导、如何在融媒时代背景下避免“娱乐至死”的影响出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这场讲座让同学们对融媒时代的现状、视听艺术的生产模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国内优质视听艺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机制、视听艺术生产与传播的生态环境、视听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艺术管理系将继续保持对前沿理论的密切关注,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做出贡献。

(撰稿:李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