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理论教研室主办的“艺术出版发行”研讨课暨“艺术营销与传播”系列讲座第5期《音乐唱片的出版与发行》成功举办。此次研讨课由我系理论教研室司思老师组织,系党总支书记陈钢老师、副书记王晓东老师参加,音乐学系何迥的老师和和部分音乐学系同学也参加了此次研讨课学习。
本次研讨课主讲嘉宾为著名音乐制作人、音乐出版人、中国唱片总公司副总经理侯钧先生,他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得北京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侯钧先生既有着丰富的实体唱片出版发行的经验积累,又有着对数字音乐版权的深度观察,为我系同学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研讨课分享。
本次研讨课内容分为“唱片载体的变更”、“国际著名唱片公司”、“唱片出版流程”、“传统唱片与数字音乐的发行”四个部分。
首先,侯钧先生为大家讲述了从“留声机、黑胶唱片”到“磁带”、“CD唱片”的变更与发展。接下来又向大家介绍了国际五大唱片公司,分别为:环球音乐集团、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华纳音乐集团、百代唱片公司、贝塔斯曼音乐集团,以及五大唱片公司的出版特点和经营方式,并展示了部分古典音乐经典唱片。华语唱片公司方面则分别由台湾的滚石唱片和中国唱片总公司为代表。除此之外,侯钧先生阐述了唱片从“创意策划”到“制作部制作曲目”再到“专辑印刷压盘制出成品”的出版过程,并详细地解析了唱片的ISRC的国际编码和条形码的内涵。
关于传统唱片的发行问题,侯钧先生以图表的形式向同学们进行了展示,让大家更直观地体会唱片发行这一过程,并具体举例介绍了中唱最近正在筹措发行的当代中国顶尖青年演奏家的系列作品专辑。随后,他还为大家生动的分析了最近解决的一个关于琵琶协奏曲的版权纠纷问题的案例,从而引入音乐版权问题的互动解答。研讨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侯钧先生表示数字音乐在当代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主流,是其中非常活跃、飞速发展、产业特征明显的板块,实体唱片的未来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思考和创新。
最后的互动环节,侯钧先生为同学们展示了黑胶唱片机和一张中唱出品的黑胶唱片,并现场为大家播放了上海老歌手吴莺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让大家沉醉其中,感受了黑胶唱片的声音魅力。研讨课最后同学们就传统唱片业的发展、唱片机与黑胶唱片等话题纷纷向侯钧先生提问,大家在课后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研讨课结束后,同学们对实体唱片出版发行的源起、过程、发展模式、困境及未来创新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同时激发了很多同学在数字音乐之外对传统唱片的好奇心,加深了对黑胶唱片的喜爱,在对实体唱片的前景陷入思考的同时也对实体唱片与数字音乐未来的合作创新发展充满期待。
撰稿:尚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