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学术空间

    Academic

  • 学术动态
  • 科研课题
  • 科研获奖
  • 中国乐派

中国乐派学术研讨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成功召开

时间:2019-11-25

来源:音乐研究所 作者:梁怡

中国乐派学术研讨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成功召开

时间:2019-11-25

来源:音乐研究所 作者:梁怡

11月19-20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研究基地承办的“中国乐派学术研讨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会议厅顺利召开。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刘嵘,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陈楠,中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工程师姚宇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及《中国乐派研究》课题组等逾50位专家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中国乐派”的核心表述、主报告框架及子课题论域进行了探讨,明确了课题组的目标与近期工作任务,在课题研究如何为国家智库建言献策的目标上达成了共识。


课题首席专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在会上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乐派这一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研究核心,并就课题目标与结项时间提出了要求。他指出,一是中国乐派是客观存在的,它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已经形成了自然的、具有中国音乐的基调和中国音乐的学派。中国乐派具有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美育功能,其研究绝不仅仅局限于小众的学术范围,绝不囿于专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对中国乐派的研究,就是要在二十一世纪这一特殊的伟大时代中对其进行梳理、总结与建设。二是中国乐派是广泛的,包括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和中国音乐表演。作曲家的创作并不是中国乐派的唯一代表,理论家的著书立说是中国乐派,表演艺术家表演的作品也是中国乐派。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实践、全民发展和全民共享。三是中国乐派的研究集学者的共同智慧,明确音乐在国家文化战略中发展的总方向,是中国所有音乐学院的共同担当。在项目实施方面,王黎光教授强调,课题组必须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在结项时间前高质量地完成课题任务,推出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国家智库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中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工程师姚宇航在发言中首先对中国音乐学院所承担的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表示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其次,她强调课题组要重视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汇编和课题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将来能够用中国乐派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她重申了重大项目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包括研究进展、成果推广、经费使用、研究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微信图片_20191125170138.jpg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刘嵘教授作为《中国乐派研究》课题协调人,汇报了总报告的核心表述与研究框架,具体阐明了包括“中国乐派”定义的核心表述、总结研究和建设中国乐派的必要性、中国乐派内涵及其外延、中国乐派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乐派的理论基础等五方面内容。

本次会议的第一部分由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陈楠主持。

d145ef3f31f84b8089ec2c45e26faafc.jpg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乐派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分别结合自身所承担的课题进行了发言,汇报了近期工作进展。西安音乐学院夏滟洲教授在《中国乐派的历史积淀与发展方向研究》的报告中重点探讨了中国乐派的元理论问题。中央音乐学院项筱刚副研究员的发言《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吗?》中提出中国乐派不仅是已经形成的历史事实,也是目前正在继续向前奔流的音乐现象。他倡导作曲家与理论家之间打破藩篱,形成合力,最终达到中国乐派研究的理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的发言《中国音乐美学的几个问题》中,强调中国乐派的美学基础应在全球化的语境里展开,并试图在“新音乐美学”的基础上开展中国乐派的美学研究。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在其发言《中国乐派传承体系核心表述》中提到,中国乐派是百年来中国音乐人在本土文化的经验总结基础上探索的中国音乐话语体系,具有多样化的概念。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明辉副教授的报告《借鉴与借镜·完型与完善——中西乐派互动与互补历史与文化关系下的显隐叙事》试图解决中国乐派的在场、何时以及如何登场的问题。

在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上海音乐学院李诗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齐柏平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冯效刚教授、常熟理工学院王小龙副教授等学者纷纷对相关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为更进一步开展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在分会场讨论中,学者们就中国乐派的历史积淀与发展方向、创作和表演、美学基础、传承体系及乐派的现状调研与国际比较五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中国乐派为中心议题,集全国各地的学者于一堂,会场上激烈的思维交锋与碰撞充分彰显了中国乐派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在众多学者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中国乐派的研究和建设一定能在争论、争鸣、争辩过程中不断完善,取得成效。

其他新闻

  • 10 2019.07

    关于申报2020年科研专项项目的通知

    各单位: 为了使我院2020年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更为有序、有效,切实提高项目编报质量,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

  • 19 2020.10

    我院承担的中宣部“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理论研究与名录编写项目验收会议暨结项评审会顺利召开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