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新闻

    News

  • 国音要闻
  • 媒体视角
  • 国音视界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出席“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

时间:2021-06-23

来源:教育教学中心 作者:魏兵兵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出席“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

时间:2021-06-23

来源:教育教学中心 作者:魏兵兵

6月1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在启动仪式上发表题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学科美人化人功能》的讲话。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副校长黄虎教授也参加了启动仪式与相关论坛。

吴岩司长表示,中国艺术大讲堂是艺术学科的专业课、素质教育的通选课、有温度的课程思政课。要弘扬主旋律,带动广大艺术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用心用情去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更有温度。要融合再出新,积极推动文文、文理、文工、文医、文农、文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再出新,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进一步发挥艺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有能量的事情做得更有力量。要奋力开新局,坚持抓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技术方法、理论研究、质量文化、战略规划,推动艺术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把已锚定的事情做得更加坚定。

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发表题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学科美人化人功能》的讲话,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周星教授发表题为《吸纳、融合、适应新阶段的新文科建设需要》的讲话,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发表题为《艺术设计:为时代 为民生》的讲话,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发表题为《科技强势背景下数字艺术类专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讲话,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教授发表题为《以新文科建设为平台,推进艺术学科的创新发展》的讲话,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发表题为《乘新文科建设东风,加快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讲话,分别介绍了各相关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实施路径。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在启动仪式后作了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一讲。

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在题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学科美人化人功能》的讲话中强调,音乐艺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从古至今都发挥着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平凡而卓越人格的功能。音乐舞蹈学科要适应“新文科”发展,必须加强质量把控,促进音乐学科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为回应时代的呼唤以及音乐学科发展的使命担当,中国音乐学院倡导并建设“中国乐派”,主动承担起国家美育工作先行者和推广者的责任。“中国乐派”系列建设成果为国家美育提供了抓手和平台。未来,音乐艺术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会将“美人化人”功能作为教指委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下午,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教授参加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举办的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分别在主题为“艺术学科的自主评价体系”“艺术学科的知识生产与美育实践”的分论坛中作了交流发言。

会后,与会专家联合签名发布了《中国艺术教育“新文科”建设杭州共识》。

此次活动拉开了“中国艺术大讲堂”的序幕。中国音乐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勇担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不断推动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德艺双馨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音乐人才。

其他新闻

  • 23 2021.06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成立音乐会奏响国家大剧院

  • 24 2021.06

    党史学习教育 |“音乐厅里的思政课”暨赞歌唱给党——蒙古族学生专场音乐会成功举行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