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新闻

    News

  • 国音要闻
  • 媒体视角
  • 国音视界

“乐韵——中国乐派交响乐团北京大学专场音乐会”之三 “莫扎特室内乐专场音乐会”精彩上演

时间:2023-03-24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亓梦婕、赵天泽

“乐韵——中国乐派交响乐团北京大学专场音乐会”之三 “莫扎特室内乐专场音乐会”精彩上演

时间:2023-03-24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亓梦婕、赵天泽

2023年3月18日晚,由北京大学会议中心、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联合主办的“乐韵——中国乐派交响乐团北京大学专场音乐会”之三“莫扎特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精彩上演。全场座无虚席,听众掌声如潮,反响热烈。

室内乐是最考验乐团合作能力和听众修养的一种音乐形式。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李心草亲自为乐团制定了本场音乐会的曲目并定下目标——采用无指挥的演出形式。这在乐团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乐团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本场音乐会使用了超大编制的室内乐队。为了训练乐团提高内在驱动力, 李心草院长鼓励乐团前期自行排练,充分发挥乐团骨干的带头作用,激励乐团群策群力。当排练遇到困难时,他亲自指导,宏观到乐曲的风格,细致到弓法的运用,帮助乐团形成统一认识,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演出中,40余人的乐团彼此倾听、互为依傍,仿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无形的指挥棒,牵引着他们将自己的哼鸣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汇入集体的合唱,织体交错却层次清晰,色彩丰富而风格统一,演绎出了一个活泼明媚、充满朝气的莫扎特,正吻合莫扎特在15岁至20岁期间创作这些室内乐作品时的青少年心境。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音乐学系教授康啸导赏。他对四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和创作手法进行了生动而通俗的讲解,带领听众更好地步入莫扎特的音乐世界,也体现了本场音乐会的学术性。

音乐会上半场以轻松活泼、旋律悠扬的《D大调十一号嬉游曲》(作品K.251)拉开帷幕。乐团的演奏和艺术处理充分体现了对音乐文献的创新探索精神。在作品的结构方面,乐团将原曲最后的第六乐章放在开头演奏,用活泼有力的音乐情感带入了整首作品的情绪基调。同时,圆号、双簧管和小提琴三个独奏乐器声部也增加了即兴华彩的部分,为观众带来了跨越时空维度的全新感受。

《D大调月下小夜曲》(作品K.239)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从而让整首作品听起来饱满而多彩。乐团将作品中“巴洛克大协奏曲”的结构元素诠释的淋漓尽致,扣人心弦的演奏彰显出演奏家们对古典时期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完美地体现了莫扎特室内乐作品中所要表现的美学高度。担任领奏的四位演奏家邢昊、Galitskiy Andrey、Degenkolb Andreas、蔡旭国为听众奉上了惊艳的演奏。他们乐思相通、配合默契,庄重中隐含风趣,炫技时不失文雅,为整首乐曲注入了灵魂。

《降E大调第一号嬉游曲》(作品K.113)的演奏整体音色明亮,弦乐与木管乐器的音色高度融合,木管和弦乐之间的声部对话自然连贯,一气呵成,强调多种不同演奏法的功能,使音乐情绪更加灵活丰富,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同时,通过力度的鲜明对比与精准控制,赋予了不同声部立体的音乐形象。

音乐会下半场演奏的是《D大调第九小夜曲》(作品 K.320)。这首作品多达七个乐章,是本场音乐会中规模最大、乐器编制最丰富的作品。乐团的演奏音色饱满融合,风格纯正统一,各乐器组的结合与呼应使得音乐的律动具有持续的动力,木管乐器的协奏为整首作品增添了更加明亮多彩、生机盎然的气氛。乐团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对声部的精致处理,深深感染了在场所有听众。

乐团的精彩演奏受到了现场北大师生的热烈反响与高度评价。音乐会曲目制定及表演形式的前瞻性和挑战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极大满足了当代青年学子对音乐艺术的多样化需求。

本场音乐会是我校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建立共建实践基地的项目之一,也是我校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教育的具体举措。中国乐派交响乐团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系列音乐会活动,有效促进院校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深入交流合作,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一流的艺术水准,为师生提供了解国内外音乐文化的窗口,引领和丰富师生精神世界,用艺术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音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新闻

  • 24 2023.03

    党委书记王旭东会见新加坡艺术大学表演艺术学院院长

  • 24 2023.03

    中国音乐学院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暨警示教育大会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