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新闻

    News

  • 国音要闻
  • 媒体视角
  • 国音视界

悼念 | 送别金铁霖先生

时间:2022-11-19

来源:金铁霖同志治丧委员会

悼念 | 送别金铁霖先生

时间:2022-11-19

来源:金铁霖同志治丧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金铁霖同志,于2022年11月15日11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11月19日,金铁霖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金铁霖同志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京市老干部局、北京市文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各兄弟院校等单位及领导同志通过唁电、敬献花圈花篮、看望家属等形式表示哀悼与慰问。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中宣部副部长孙业礼,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赵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干以胜,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北京市委原常委、市委宣传部原部长蒋效愚等领导同志,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科技教育司,中宣部干部局、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联等单位领导同志出席送别仪式。

中国音乐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老领导,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及师生、亲友等参加送别仪式,对金铁霖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


金铁霖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金铁霖同志,因病于2022年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金铁霖同志1940年6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8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1965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乐团工作。1981年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1985年任声乐系副主任,1990年任系主任。1996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金铁霖同志曾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六届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期间,金铁霖同志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务实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尤为中国声乐领军地位的确立和中国音乐学院在国内外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金铁霖同志自二十三岁开启教学生涯,一生致力于中国声乐教育事业,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歌唱家与中国声乐教育家。1989年,“民族声乐教学”课题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优秀奖。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6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7年,“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建设”课题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2009年,“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与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金铁霖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国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工作。他提出中国民族声乐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并倡导将其作为中国声乐发展的方向。他创建的民族声乐“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为民族声乐人才的选拔培养及赛事评判确立了科学的依据。他还提出了“三个阶段”、启发式感觉教学法等一系列教学理论,并将理论成果总结凝练为《中国民族声乐学习与训练》《金铁霖声乐教学》《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等专著与教材,积极促进了中国声乐教育理论的研究及中国声乐教学体系的建设。

金铁霖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国声乐艺术学派的建立与发展。以金铁霖同志为引领的一批中国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的声乐表演体系,与意大利美声唱法、欧美流行音乐共同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以金铁霖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声乐艺术学派的建立,极大推动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为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金铁霖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声乐教育、中国声乐教学理论、中国声乐艺术学派拼搏奋斗的一生,是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离去,是中国音乐学院和我国音乐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金铁霖同志说过,自己的“中国梦”是弘扬中国声乐艺术,唱响世界舞台。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发扬金铁霖同志的治学精神,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声乐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金铁霖同志永垂不朽!


其他新闻

  • 17 2022.11

    我校顺利完成2022级研究生迎新工作

  • 21 2022.11

    再致全体国音学子的一封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