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About Us

    院长致辞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考级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就业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E
  • 国音概况
    • 院长致辞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继续教育招生
    • 考级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就业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艺术管理系 Department of Arts Management

  • 学系概况
  • 学系动态
  • 师资建设
  • 学科专业
  • 招生就业
  • 学生天地
  • 党建园地
  • 服务专栏
  • 首页
  • >
  • 首页
  • >
  • 规章制度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德育导师制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我系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探索新形势下我系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构建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提高我系德育工作的水平,现结合我系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德育导师制的含义
德育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我系各班级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全员育人的一种德育管理模式。
三、实施德育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德育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和谐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德育导师制,让所有的教师(包括教职员工)都自觉承担起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德育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
四、德育导师制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和个性差异,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德育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保密性原则。德育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施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五、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方法和步骤
1、成立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组织机构
为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成立系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小组,召开教职员工会议,阐明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意义和方法,明确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成员职责。
工作小组
组 长: 陈钢
副组长: 陈楠 王晓东
成 员: 赵辉 张金海
职 责: 主要负责制定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确定德育导师的聘请名单;具体负责《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的落实,确定受导学生的名单,并负责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
2、摸底调查
(1)调查并确定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教师。
(2)调查需要受导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
3、德育导师的确定及使用
(1)担任德育导师的对象:全体教职员工。
(2)德育导师的确定: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经系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审定。
(3)使用办法:工作小组在确定德育导师的人选后,向师生张榜公布,经与受导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确定。每学年选择一次,原则上一名德育导师指导3—5名学生。
(4)德育导师与系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
六、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受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七、德育导师的工作制度
(1)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制订受导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2)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3)谈心与汇报制度。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4)小组活动制度
每个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与小组之间将由德育导师组织定期(每月一次)进行交流。
本小组内: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如实讲出来,导师与其他小组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浓厚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心沟通氛围。
小组之间:德育导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